谷芽

注册

 

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

参观水乡泰洲生态家园解说词 [复制链接]

1#
有人去过北京中科医院 https://m-mip.39.net/baidianfeng/mipso_5212076.html

参观“水乡泰洲、生态家园”解说词

文/王明清

尊敬的各位领导、各位佳宾:

大家上午好!欢迎您们来到“水乡泰洲、生态家园”检查指导工作。

枝江市董市镇泰洲村位于董市北部、安董路沿线两侧,年由原太山村、观音桥村合并而成。境内有县道1条,乡道2条,村组道路彼此相通,东临黄金、金龙村,南连石坪村,西靠玛瑙河,北接安福寺书院坝村。村域面积8.8平方公里,耕地面积亩,其中水田亩,主导产业水稻、柑桔、白瓜。村内有观音桥、泰洲两个小集镇,5个居民小组,常住居民户人。

我们来到泰洲中心公路路口,让人眼前一亮的是雄伟的大门,上面镶嵌着“水乡泰洲”、“生态家园”几个大字,突出了泰洲村的地方特色。近几年来,泰洲村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契机,投资近万元,狠抓人居环境整治和生态家园建设。项目建设中拆除违建21户,还地还绿还田还草平方米,对观音桥和泰洲两个小集镇实施污水集中处理,实现雨污分流;整治脏乱堰塘20多口,绿化道路3.5公里,亮化道路2.8公里,道路提档升级2.6公里,清理沟渠21公里,基础设施更加完善。按照“户分类、村收集、镇转运”模式,抓好垃圾集中清运处理,持续推进农村厕所革命,全村户厕改造户,厕改率达90%。在全村开展“最美湾落”、“最美菜园”、“最美家庭”评比,调动村民参与人居环境整治的积极性。

袁家湾曾有居民18户人,农田亩,有李、王、张、潘等姓氏,以袁姓为主。从外地逃荒而来的袁氏兄弟靠开荒种田发家,哥哥袁计朴,人称袁家大佬,弟弟袁计甫,人称袁家幺佬,其妻孟玉成,他们没有儿女。房屋建得很大,面积多平方米,四合院,天井屋,门口有两个石狮,屋内有古董藏书,大小观堰、长堰、新四角堰由他们家所管,经常灌溉周围稻田。袁计甫是个搿秧能手,搿秧速度快,秧把扎得整齐,又会讲故事,年轻人都喜欢跟着他干活儿。

雷家湾曾有居民7户42人,农田80亩,有潘、彭、向等姓氏,以雷姓为主。湾里有个远近闻名的裁缝师付,名叫雷生刚,他缝纫技艺高,做的衣服既好看又合身,而且价格合理,方圆几十里的农户都找他做生意。后来他收向成玉为徒,向成玉经常走村串户给别人做衣服,生意很好,缝纫技艺得以传承。

三道坝湾八十年代初期,为了从玛瑙河引水,建鱼米之乡,安福寺筑起一道坝、二道坝,在泰洲村建成三道坝,上起玛瑙河,下至西干渠,约米长,灌溉稻田多亩。三道坝湾居民有12户50人,农田亩。俗话说:“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”,这里涌现了不少种田能手,最为突出的是张森祥,靠科技种田,稻谷产量比别人高,还有老农李永双,对耕田赶糙、堆萝扬掀样样精通,为年轻人树立了榜样。

王家湾子来到王家湾子,大家就进入到了稻米佳园核心区。这里处于中间位置,可以整体感受泰洲中心路及周边环境的变化。中心路在原来基础上扩宽到5.5米,两旁建有标准化沟渠,路边栽上树木花草,农家墙壁上画有农耕图,挂着农具或斗笠簑衣,美丽乡村宣传标语醒目。周边堰塘沟渠得到整治,庭院环境焕然一新。在王家湾子流传着生动的农耕故事。相传,清朝年间,王姓兄弟从江西莲花县迁移而来,后形成41户人、农田亩的王家湾子。他们辛勤耕耘,桐籽开花就泡种,经过“三耕两耙两糙”,使母秧田“田平如镜”,再抛洒谷芽长成秧苗后移栽大田。男人下田搿秧,挑秧把,女人插秧,相互对唱栽秧歌或泥仓子,管好秧田直至谷穗成熟,割谷收谷打谷,颗粒归仓。这里靠近玛瑙河,每逢汛期经常涨水,稻田作物被淹,田里虰螺丛生,不少人患上血吸虫病;后筑堤修沟消除水患,并灭螺根治血吸虫病,王家湾子才恢复往日的宁静。

泥板桥湾曾有居民15户人,农田亩。中心地带有一条大沟渠,两边是泛着碧波的小垱,经过沟渠时要转弯前行。为了方便行人,一位姚姓老人请邻居帮忙,用牛车搬来颜色像泥巴似的石板,在沟渠中间砌筑成桥梁,取名泥板桥。此桥长4米,宽2米,石板厚重,桥身稳固,从此行人来去自如,后来泥板桥成了人们运送公粮的必经之地。湾里曾有一个大酒坊,酒坊主人名叫易登伍,他领着几位师傅按照自制秘方造酒放酒,十里飘香,前来打酒的居民络绎不绝。易登伍酒坊常常与泰山庙的袁少良酒坊相互竞争,比造酒的技巧、比酒的质量、比酒的味道,往往是易登伍酒坊略胜一筹。

王家坝湾曾有居民12户85人,农田多亩。湾里有个王大嫂,特别会唱栽秧歌,脑海里全是歌词;还有一个王大哥,特别会吹唢呐,传统曲调,现代歌曲,他都可以吹奏。每逢栽秧时节,妇女们下田栽秧,一阵栽秧锣鼓敲响后,王大嫂一边栽秧一边唱起动听的歌谣:“蝴蝶喜爱花儿香,鲤鱼喜爱游池塘,天上织女爱牛郎,地上喜雀爱凤凰,小妹爱的勤快郎。”王大哥的唢呐伴奏紧紧相随,秧田里不时传来欢笑声。这样既活跃了气氛,又提高了劳动效率。

东湖咀湾曾有居民23户人,农田亩。过去玛瑙河没有河堤,汛期时洪水泛滥,便形成了两个湖区,靠东边区域的称东湖,靠西边的区域称西湖,东湖区域内有块空地延伸形状像咀,取名东湖咀。湾里有一座古庙,相传,明朝年间,一位懂易经风水的老先生路过此地,通过卜卦他很看好这块地。他觉得这里地势较高,十分吉祥,方位正好在东方,可称为“泰山”。一位王氏族长闻讯后便在此地建了一座庙,取名泰山庙,以求家族兴旺发达。汇报到此结束,谢谢光临,最后祝各位领导、各位佳宾身体健康,万事如意!

分享 转发
TOP
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