谷芽

注册

 

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

当阳农耕习俗的水田耕作套路 [复制链接]

1#
白癜风治得好吗 http://pf.39.net/bdfyy/zjdy/241223/c9uu96i.html

当阳民俗(4)

湖北当阳市。当阳融媒供图

湖北当阳市地处沮漳河流域,水稻是当阳大部分地区种植的粮食作物。历来是一年一季,精耕细作,米质优良,淯溪谢花桥的米相传还是清朝乾隆年间进贡皇上的贡米。为了增加产量,20世纪70年代前有蓄稻油子(收割后的谷茬复生一季稻谷)的习惯,70年代推广双季稻后改良品种,稻谷产量大增,由原来亩单产三四百斤达到两千多斤,俗称吨粮田。80年代各地又回到一年一季的种植模式,由于改良品种和新技术应用,亩产仍达到一千多斤。

丰收在望的稻谷。

敬土地旧时清明前后,整田育秧,农家在谷种浸泡之后,查看黄历选一黄道吉日,带上贡品,焚香化纸,放鞭炮敬土地老爷,求他保佑秧苗肥壮,全年丰收。

整秧脚当阳民谚有妻好一半福,秧好一半谷之说,即是说育好壮秧的重要性。农历清明前就开始准备育秧,农家选择土质好、易排灌、底肥足的田块作为育秧田,秧田要进行精耕细作,泥要整得细腻柔和,开好厢沟,用木板拖成水平,俗称整秧脚。

quot;整秧脚quot;田。

催芽旧时,谷种一般是头年精选留下来的,品质易退化。20世纪70年代起实行品种改良,稻种都由专业育种基地生产,种子供应商经营,谷种先放到大缸中浸泡2~3天,浸泡后滤水。农村传统的催芽方法是沤芽法,即时令初春,农民于下秧前将猪牛栏粪、草及所打的草蒿绿肥堆放在一起,并将经过浸泡的谷种装入箩筐里,放在粪肥堆里,以粪肥相覆盖。粪肥青蒿腐烂发酵产生的热量,起到催生谷芽的作用。也有的将谷种平摊在浸过水的草袋上,上面盖上稻草进行催芽。

quot;秧脚田quot;(母秧)。

催芽时一定要控制好温度,防止烧芽,时常用手探摸,感觉温度高时要及时浇凉水或将捂草拉开降温。20世纪70年来农村开始搭建温室催芽,以塑料膜搭成封闭的温室,以灶锅烧水,将水蒸气通入温室内,可以催化谷种发芽。温室里安装有温度计,操作人员随时可以操纵室温。谷种出芽后要及时撒到秧脚田里,灌浅水掩盖,防止低温冻坏谷芽。为防麻雀偷食谷种,要扎稻草人置于田中驱赶。

20世纪70年代起,温室无土育秧、塑料薄膜覆盖育秧、旱地秧盘育秧等技术兴起,改变了传统的育秧方法。

耕整秧田(大田)。

整秧田当阳大部地区都是水旱间作,水田一般要种春秋两季。稻谷收割后即翻田种植大麦、小麦、豌豆、油菜等旱作物(俗称种春季)。春季收获后禾秆回田作肥料,二十世纪70年代兴起种植红花草籽、兰花草籽作绿肥的习惯。长势太差的春季就直接作为绿肥处理。整秧田一般要经过以下几道工序:

一是打轧磙。收获春季作物的板田要灌水翻耕,田中的禾秆和翻压的绿肥没有充分浸泡,要用轧磙轧平。轧磙由牛拉着前行,人则站在轧磙的两边上。

擀耖。

二是擀耖。经过轧磙轧过的水田浸泡数日,待禾秆、绿肥基本腐烂,再翻耕一遍,即用耖擀平、将泥土整活,俗称擀耖。擀耖分横、直、斜三遍进行,擀过耖的水田泥土碎细,田面平整,便于插秧。

quot;做掩塍quot;。

三是做掩塍。用泥巴修复田埂,防止漏水,俗称做掩塍。做掩塍的工具叫掩塍板子,操作由2人进行,一人在田中扶掩塍板子,一人在田埂上拉绳子,将泥巴敷于田埂边上。21世纪当阳农业生产逐步实行机械化,水田所种的春季作物收获后,直接用旋耕机整出秧田,方便快捷。

机耕。

吃栽秧酒旧时当阳地域有栽秧酒,割谷饭,行脚过路有一餐的说法。一般要在栽秧十天半月前就订下日子,接姑娘女婿、亲友邻里来吃栽秧酒,实际上也是一种亲友邻里的换工。栽秧酒操办十分丰盛,除早、中、晚正餐外,还有早饭前的早茶,中饭前的喝小酒,晚饭前腰中,晚饭后霄夜。20世纪末换工栽秧的人除吃喝外,还要送毛巾、香皂之类的打发。年前后,换工逐渐成为一种有偿劳务,家庭、亲属外的换工者和雇请人员,要以现金方式支付报酬。

耲秧

耲秧当阳人耲秧的基本姿势有两种,一种叫撮把子,耲秧时双手虎口向上,同时操作,适合拽比较短的秧苗。另一种叫撩把子,双手虎口向下耲秧苗,适合拽生长期长的秧苗。旧时,耲秧比较慎重,一般要在黎明之时就下田,由主人先下田扯个缺口,谓之开秧门,然后帮工们一起开始耲秧,耲秧时要坐在秧马上进行,秧马是用木料做成的小凳子,约30厘米高,木凳下有一块船形木板,便于在泥水中划行。耲秧时双手并行,秧苗要求捆扎整齐,根部平齐,俗称灯盏窝子,便于插秧时分拣。短秧苗要用比较柔软的秧草捆扎,大秧苗直接用秧苗捆扎。拽好的秧苗由专人挑到秧田边,均匀撒在田中,名为打秧把。

过去人工栽秧

栽秧旧时栽秧不分厢,全凭感觉手插,自然成行,行距株距大体一致。插秧时左手握秧苗,以手指相散离,右手插秧,一般只用三根指头夹住秧苗根部,秧苗自然落在虎口处,这样能使秧苗插得直,根部插入泥中。技术生疏者会把大拇指也插入泥中,秧苗易倒伏,放漂,成活率低,俗称之为牛脚迹。年后逐步流行抛秧,先在平整的旱地上(一般在住房前)用育秧盘育秧,秧苗长至3~5厘米时均匀抛撒到秧田里,大大减轻了劳动强度。

如今机器插秧。

田间取乐旧时,栽秧是人们难得聚会的机会,栽秧时节,有在田间唱歌、讲笑话等方式取乐的习俗。田间不分男女老少,辈分高下,都可以互相嘻闹取乐,谚曰栽秧田里无老少。

坐籇子栽秧时,人们在秧田里排成一行,倒退着插秧,自然形成了一种竞赛的态势,有的人插秧速度慢,两边速度快的人就会帮忙多插几行,为了取乐,往往会把速度慢的人围在田中间,被称之为坐籇子。

quot;泥仓子quot;。

泥仓子栽秧结束时人们会互相往身上扳秧把、糊泥巴,俗称泥仓子。当插秧接近尾声时,田里的青壮年男女们或用秧把,或挖上一砣稀泥巴,偷偷地朝着自己想泥的那个人甩去,直到被泥者多次命中并发现了自己为止。被泥的人们一旦发现攻击自己的对象后,即进行公开地、更为猛烈的还击。有时候,由于投甩泥巴的动作快捷和隐蔽,导致人们相互猜测,时常出现误判导致攻击目标的失误,攻击目标的失误导致参与泥仓子的人越来越多,场面越来越激烈。

quot;栽秧锣鼓quot;中quot;泥仓子quot;。

许多人被泥的只剩下鼻子和眼睛。女人的头发。男人的白衫都是被泥的重点部位。因此,在栽秧结束的那天,女人们会有意将头发盘好后戴上帽子,男人们则有意穿上破衣乱衫,以便参与泥仓子。泥仓子的活动始终以嬉闹的形式进行,整个过程人们兴高采烈,欢声笑语一片。大家虽说是相互攻击,但分寸都把握的很好,轻重都十分有度。在泥仓子过程中被泥的最惨的人,恰巧是本村本湾最逗人喜爱和信誉度最好的人。

quot;薅草锣鼓quot;

打栽秧锣鼓栽秧、扯秧草、旱田薅草时,时兴请锣鼓班子打锣鼓唱歌,分别称为栽秧锣鼓、扯草锣鼓薅草锣鼓。锣鼓班有一锣一鼓两人演唱的,也有4至5人的鼓乐班,有的还配有唢呐。所唱内容一般为早晨唱花名,中午唱古人,晚上唱爱情。歌师傅还会根据劳动现场编唱词活跃劳动气氛,为劳动者提神鼓劲。

quot;栽秧锣鼓quot;

打花老爷栽秧时,由一人领唱,众人合唱,边栽边唱,因每句唱词的末尾都带上花老爷的衬词,故称之为打花老爷。唱词内容有传统民歌,也有为攻击同伴即兴编创的作品。群唱群乐,使栽秧变得轻松愉快。栽秧季节在田间地头打锣鼓的习俗在20世纪60年代以后就逐渐消失,但在田间唱歌、讲笑话、泥仓子等习俗还偶尔见到。

泥秧草秧苗转青成活后,要及时松土、扯草,俗称泥秧草。泥秧草一般要三次,及时除去稗草、杂草,用脚为秧草松土,促进秧草生长,泥秧草时一般要手柱一根竹棍(或木棍),多人进行时排成一排进行,边劳动边讲笑话、唱歌取乐。在泥秧草的同时,要进行追肥,旧时主要是人粪尿、农家肥,现今多用化肥。

防虫治病

防虫治病一是铲田边,每年冬春铲除田边杂草,有的放火烧荒,防止虫子越冬。二是插柳树把,即将柳树青枝叶缠成把,用木桩插在田中诱蛾,清晨将柳把罩入布袋或塑料袋中抖出蛾子。三是夜晚点灯诱蛾。在田中置一大锅,锅中加入有糖味的水,水上置一木板,木板上放油灯,蛾子寻味见光飞来便落入水中。四是药物杀虫。用农药粉拌土撒到水田中杀虫。用石灰、硫黄熬制农药,名石硫合剂,是防治农作物虫害的常用药。上述方法在20世纪60~70年代普遍用于水田和旱田杀虫。后随农药品种不断更新,病虫防治已有多种针对性药物。

水稻田间管理还有:稻谷分蘖后,要控制水量、肥料,防止疯长减产,稻谷抽穗散籽后要提沟排水、晒田,以便于收割。

割谷

割谷谚曰:麦到立夏死,谷到处暑黄。处暑以后就进入水稻收割季节了,农家就会趁晴天平整门前稻场,为割谷打场做好准备。旧时割谷靠手工,割谷的刀有两种,一种是谷麦两用的镰刀,一种为镰口有齿的齿镰(叫伐镰子,见收割工具)。割倒的稻谷要辅在田中晒1—2天,俗称放露。放露后的稻谷谷粒也减少了水分,重量减轻不少,能减轻收获的劳动强度。

打腰子割倒的稻谷要用腰(yáo)子捆扎。割谷季一到,农家须提前把腰子打好备用(多用雨工和夜工)。打腰子是用一根约一尺长短的木棒,将稻草在木棒上卷成绳索状后顺势脱下即成。

挑草头

挑草头当阳平原丘陵地区收割稻谷后要运到稻场中脱粒。先将放露后的稻谷用草腰子捆好,称之为捆草头,捆草头要掌握要领,稻谷要收整齐,草头应两头大、中间细,上下呈三角形,忌捆成圆疙瘩,圆疙瘩草头在搬运过程中容易散架。搬运草头一般都用钎担,钎担是将扁担两头削尖,包上铁锥而成。挑草头时,先将钎担一头扎进草头,用胳膊平端,再扎第二只草头,然后上肩,奔走。技术不佳或体力有限者只能先扎一头,靠在肩上,然后用整个身子一起扎第二只草头,蹲下身子再起身,费时费力,俗被讥讽为杀地牯牛。挑草头时,应匀步快行,钎担在肩上自然颤动,灵活换肩,可减轻劳动强度。多人挑草头时,会比赛速度,争先恐后,口中连呼哦嗬嗬——,动作迟钝者会被撞下田埂,逗得大家哈哈大笑。

过去的打谷场quot;翻杈quot;。

脱粒西北部山区部分地区有在田中脱粒的习俗,脱粒的主要工具为板仓。板仓为梯形盒状,上宽下窄,四边形,口面边长约1.5米,深1米左右。稻谷经放露后收拢来,分束拿到板仓中摔打,谷粒落入仓中,稻草放在田中晒干后收回作牛饲料、垫栏草。

平原丘陵地区一般都将草头运回稻场摞堆,待秋收秋种忙季过后再行脱粒。摞堆时要将谷穗朝里,防止麻雀偷食。脱粒主要用牛拖石磙碾压,称为赶磙。赶磙时牵牛在铺满稻谷的稻场上绕圈行走,均匀碾过三遍之后,将稻谷翻身,俗称翻杈。翻杈是用木制的工具扬杈(见脱粒工具)翻杈后再碾压三遍,便起场,即用扬杈将稻草和谷粒抖开,将草卷起扎成捆搬走,将谷粒拢堆,脱粒结束。

联合收割机

上世纪60~70年代,农业生产集体化,脱粒打场为集体行动,除偶尔使用大型脱粒机(俗称康拜音)外,一般沿用石磙碾压方式。赶磙时多条石磙围成一圈,赶磙人一边牵牛一边唱民歌,声腔高吭,曲调悠扬,歌词内容多为情歌。70年代后逐步使用机械脱粒,有的用拖拉机拖石磙碾压,有的使用一种用柴油机作动力的简易脱粒机(俗称乌龟壳)。本世纪初逐步使用联合收割机,割谷脱粒一次完成。由于耕牛减少,谷草就直接被粉碎后回田间作肥料。收割脱粒有专业人员进行,农户按田亩付款。

quot;扬掀quot;。

整谷脱粒后的稻谷经过晾晒,还要整理干净,首先是扬掀。扬掀分为扬有风或扬无风两种方法(离心运动)。扬掀一般由男劳力担当,传统的扬掀有两种作法:第一种叫扬有风,即以木掀从谷堆上撮满谷粒,向空中抛撒,利用微风的力量,将谷粒和各种杂质分离;第二种叫扬无风,即在没有风的条件下,人撮起一掀谷粒,举起来与肩平齐时,向身后抛撒,利用离心力的原理,将轻重不同的谷粒、瘪壳、谷缨分离开来。小石子和较重的杂物被扬到外圈,中圈为净谷,最内圈就是草渣和轻质杂物。外圈和内圈中含有谷粒,农妇以竹扫帚轻轻打掠后,经过大攮筛(一种用木架吊着使用的大筛子。20世纪60年代后用钢筛)、风斗等工具再次分离,整谷工序才全部完成。

风斗

尝新新打下的稻谷晒干后,农家一般会在第一时间专门用石碓(俗称碓窝子)舂出一碗米来,或熬粥或做米饭,全家人一起品尝,享受丰收的喜悦,谓之尝新。

quot;尝新quot;。

(《中国民俗志湖北当阳卷》总纂:王友兵,撰稿:文光福、王大森、吴闲清、贺大霖、牛军、曹良柱)

分享 转发
TOP
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