治白癜风南宁哪家医院好作文写爱情就不健康吗?
4月22日《广州》载,广州一中学生将自己的失恋写进作文,自以为文笔优美,真挚感人,没想到却被老师批为“内容不健康”。为此,该学生在广州某中学生论坛上提出了如下质疑:“究竟作文怎样才算健康?难道非要赞扬伟人赞扬老师?”一直以来,“早恋”被我们的社会视为洪水猛兽,当社会中的大多数人在与“早恋”这个假想的敌人进行顽强搏斗的时候,在道德上将“早恋” “妖魔化”是不可避免的。“内容不健康,思想低俗”其实并非那位可敬的老师对作文的艺术评价,而是对学生“早恋”的道德评价——如一名曾经参加过多次广州市中考作文阅卷的语文老师所言,爱情作文即便是文笔不错,但“思想内容”一项也会大打折扣,一般都不会给高分,这种评价不管在老师们中间还是那些担心“早恋”会影响学习的望子*的家长们中间,都有着广泛的社会心理的支持。然而,“早恋”真是那么可怕么?不可否认,“早恋”将引发一系列的社会问题,但对“早恋”的恐惧和压制却可能引发更严重的社会问题。大诗人歌德曾说过:“青年男子,谁个不善钟情?妙龄少女,谁个不善怀春?这是我们人性中的至神至圣。”进入青春期的少男少女们对异性产生爱慕之情,这是很自然、很正常,也是很健康的事情——与成人们的“爱情”相比,这种感情往往不但“至神至圣”, 而且“至真至纯”——连我们伟大的导师马克思同志也18岁就谈恋爱了,难道他老人家的思想也是“不健康”或“低俗”么?在对少男少女之间的恋情比较开明的美国社会,根本就没有“早恋”这个词——他们将中国的“早恋”翻译或曰解读成“中学期间的约会”。在笔者看来,这种对待所谓的“早恋”的理解和宽容的态度是相当人性化且相当健康的。相反,从某种意义上来说,倒是对“早恋”的恐惧和“妖魔化”却并非如国人自认为的那样“健康”,甚至——这是一种建立在对人性的压抑和否定基础上的虚伪的“道德洁癖”。国人对“早恋” 的恐惧及“妖魔化”的一个最重要的原因是认为“性”是“不洁”的——国人仿佛与快乐有仇,凡是能给人带来快乐的事物往往都被会国人当成禁忌的对象或加上“不洁”、“不道德”之类的恶谥,作为人类最重要的快乐之源的“性”不过是国人诸多禁忌中的一种罢了。这是怎样一个令人窒息的虚伪且堕落的民族呀?国人或许以为种种的社会禁忌使自己保持了道德上的纯真,然而,纯真年代的文革的历史却告诉我们——越是纯真的年代往往却越是邪恶的年代,厌恶快乐的民族必将被快乐所遗弃。因为书中“有外国男女讲恋爱的插图”,小说《班主任》中的主人公谢惠敏认为《牛虻》“真*”, 而简单地将“不健康”或“低俗”这种帽子扣在“早恋”头上的人们的思想与谢惠敏又有什么区别呢?谁没有曾经年轻过?谁又没有在青春期产生过对异性渴慕之情?笔者并非支持“早恋”,而是说,我们应该以一种宽容和理解的态度来对待“早恋”这一社会问题,并将之引导到于社会有益的轨道上去。苟如此,我们的社会就算不会变得更好,至少也并不会如“卫道士”们所想像的那样变得更坏——但却可以肯定地说会变得更健康、更人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