谷芽

注册

 

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

酒论之酒的起源 [复制链接]

1#

追溯酒的起源,我国有“猿猴造酒”的传说。明代文人李日华在其《蓬栊夜话》中对“猿酒”有生动的描写:    “黄山多猿猱,春夜采杂花果于石洼中,酝酿成酒,香气溢发,闻数百步。野樵深入者或得偷饮之,不可多,多即减酒痕,觉之,众猱伺得人,必嬲死之。”清代文人李调元辑《粤东笔记》一书中,亦有类似的记述:“琼州多猿·”。尝于石岩深处得猿酒,盖猿以稻米杂百花所造,一石六辄有五六升许,味最辣,然极难得。”《清稗类钞》中《粤西偶记》篇说:“粤西平乐等府,山中多猿,善采百花酿酒。樵子入山,得其巢穴者,其酒多至数石。饮之,香美异常,名曰“猿酒”。”

所谓“猿猴造酒”的说法很多,但不能认为酒的最早“发明者”当推猿猴。猿猴采集野果“造酒”,与人类的造酒有本质的不同,前者纯属动物一种本能性的活动,后者则是人类有意识、有目的的活动。猿猴“酿”的酒,充其量也只能说是一种带有酒味(发酵)的野果,是谓“自然酒”,而与“人工酒”有天壤之别。

追溯酒的最早发明者,无论是传说还是典籍记载,历来众说纷纭:

最流行的一种说法,认为夏禹时一个名叫仪狄的人开始造酒。《吕氏春秋》里有“仪狄作酒”一语;《战国策》说:“昔者,帝女令仪狄作酒而美,进之禹。禹饮而甘之,曰:“后世必有以酒亡其国者。”遂疏仪狄,而绝旨酒。”《孟子》里也有“禹恶旨酒”的记载。

还有“杜康”是造酒的祖师爷的说法,也很流行。宋朝的高承,在他的《事物源记》中,引用了《博物志》,曹操诗、《玉篇》和《陶潜集》中“述诗序”里的话,下结论道:“不知杜康何许人,而古今多言其始造酒也。”

古医书《黄帝内经·素问》,有一段关于黄帝与歧伯议论造酒(醪)的记载,有人据此认为在传说中的黄帝时代就发明了酒。

怀疑仪狄和杜康是酒的最早“发明者”的说法,是晋朝文人江统。他在《酒诰》中说:“酒之所兴,肇自上黄,或云仪狄,或曰杜康。有饭不尽,委余空桑,郁积成味,久蓄气芳。本出于此,不由奇方。”他认为酒的起源很早,煮熟了的谷物丢在野外树林中,自然就可以发酵成酒的,酒并不要哪一个人来发明的。宋朝的窦革,在他的《酒谱》一书中,谈到“酒之源”时,他认为上述种种说法,“皆不足以考据,而多其赘说也”。他说酒是“智者作之”。他认定酒是聪明人发明的,但这个聪明人是谁,是无法得到考证的。诚如鲁迅所说:“人们大抵已经知道,一切文物都是历来的无名氏所逐渐造成的。建筑、烹饪、渔猎、耕种,无不如此,医药也如此。

中国酒的原始发明者,确实很难断定。《淮南子》说:“清醉之美,始于耒耜。”意思是,人类学会了农作,生产了谷物,也就学会了酿酒。《书经·说命》中说:“若作酒醴,尔惟曲蘖。”据此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:当人类发现发霉的谷芽(曲蘖)可以发酵酿酒,也就发明了酒。

中国农业起源于六七千年以前仰韶文化时期。那时人们已经从事农业生产,也说明曲糵酿酒起源于六七千年以前。传说中的黄帝时代和夏禹时代,距今已有四千多年。我们可以这样说,相传禹臣仪狄和以后的杜康造酒,也应当是可信的,只不过他们造的酒,比起原始时代造的酒更甘美更浓烈罢了。随着制曲酿酒技术的不断发展,酒曲的种类不断增多,各种美酒也就应运而生。我国的酒,除了最古老的黄酒以外,从中世纪起,白酒-蒸馏酒问世,从此黄酒与白酒并行发展,各种美酒与日俱增。“曲米酿得春风生,琼浆玉液泛芳樽”--各地的名酒和酒的种类,时至今日,已经到了洋洋大观、数不胜数的地步。

分享 转发
TOP
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