导读:薄荷是一味临床常用的中药,应用广泛。方和谦先生对薄荷的运用颇有心得,一起来学习一下吧。
薄荷主要为辛凉解表药,归肝、肺经,有辛凉发汗之功,常用来治疗风热感冒,咽喉肿痛。
方师用薄荷多后下,取其芳香之气。剂量一般为3~5g,幼儿用量为1.5g。
方师临床应用薄荷的治疗范围较广,现总结如下。
01各类皮肤疾病
薄荷辛凉发散,能祛风清热。方师常与金银花、连翘、生薏苡仁、苦参等同用。
韩某,女,11岁。年5月5日初诊。
初诊:患者3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全身泛发红疹,医院确诊为“牛皮癣”,未规律治疗。现皮肤瘙痒,纳可,二便调。舌红苔薄白,脉缓。
诊其为:热*入血,白疕病(牛皮癣)。患者年少,属血热阳盛之体。热*入于营血,蕴于肌肤而发白疕。风邪侵及肌表与热邪相搏而瘙痒。
治法:清热凉血,散风解*。方拟消风散加减。
处方:地肤子10g,丹皮10g,车前子(包)10g,金银花15g,连翘10g,茯苓12g,薄荷(后下)5g,桔梗10g,蝉衣5g,牛蒡子10g,生薏苡仁15g,当归6g,生地*12g
12剂,水煎服,每日1剂,服3天停1天。嘱其忌服海鲜。
复诊:患者诉药后皮疹色浅,仍有瘙痒,纳可,眠佳。舌红苔薄白,脉缓。前方治疗有效,继服前方加苦参6g,15剂。水煎服,每日1剂,服3天停1天。
按:方师认为诸风疮疡,皆属心火,法当清热凉血。方用消风散加减。
《医宗金鉴》消风散“治纽扣风,瘙痒无度。抓破津水,亦有津血者”。
药物组成为:荆芥、防风、当归、生地、苦参、苍术(炒)、蝉蜕、胡麻仁、牛蒡子(炒)、知母、石膏(煅)、生甘草、木通。
方师方中用银花、连翘、薄荷清热疏风,车前子、生薏苡仁、地肤子清热利湿,生地、丹皮清热凉血,蝉蜕、牛蒡子透疹止痒。
全方配伍严谨,方师认为散风药如薄荷、浮萍用太多不好,搜风药不宜过多,多则会使瘙痒加重,止痒用牛蒡子、马齿苋;凉血解*宜用元参、生地。
02五官科疾病
如急性咽炎、口腔溃疡、鼻炎、中耳炎、突发性耳聋、结膜炎、舌炎等。凡属于上焦郁热之症,均可使用。
晋某,女,60岁。年12月9日初诊。
患者三月前出现舌面疼痛如针刺,影响进食及语言,动则加重,牙龈刺痛,外观无明显皮损。医院诊断为“灼口炎”,服口炎清、口泰漱口液等未见好转。舌质淡红,舌苔灰,脉缓平。
患者老年体瘦,“舌为心之苗”,“诸痛痒疮,皆属于心(火)”,心经郁热,上冲于舌,热壅舌络,故而舌痛。诊断为舌炎,属阴虚火郁。治以滋阴清火。
处方:生地*12g,淡竹叶6g,薄荷(后下)5g,白菊花10g,丹皮10g,石斛6g,黑芝麻10g,麦冬6g,连翘15g,生甘草6g。6剂。
年12月16日复诊,患者诉述服前药无进退,舌面、牙龈仍刺痛。舌质淡红,舌苔白,脉平。治以清泻上焦郁火。
处方:金银花10g,连翘10g,薄荷5g(后下),桔梗10g,生甘草6g,芦根10g,白芷5g,天花粉10g,丹皮10g,大枣4个。8剂。
年1月6日复诊,患者诉述服前药已近痊愈,舌面如常,已不疼痛,口干,纳便可。予继服前方加丝瓜络6g,北沙参10g,8剂。嘱如病情稳定,可不必复诊。
按:方师认为“诸痛疮疡,皆属于心(火)”,“舌为心之苗”。故该病辨证考虑为“心火”。一诊以滋阴清火为主,但无疗效。二诊方师增加了清解之力,投辛凉清解之药后,病痛即除。并根据其舌脉,预言此人预后良好。
患者虽为阴虚体质,但治疗标证仍以祛邪为主。
03呼吸系统疾病
如上呼吸道感染、气管炎、肺炎、不明原因低热等。
方师常用薄荷配地骨皮、银柴胡,退骨蒸痨热,配桑白皮泻肺热。
赵某,女,28岁。年8月9日初诊。
初诊:1个月前因外感后出现咳嗽,自服抗生素、止咳药疗效不佳。现咳痰色*,发憋,咽干咽痛,纳可,二便调。察其:舌红苔白,脉缓。
诊其为:燥伤肺气,肺失宣降证。患者病在立秋刚过,秋燥气盛,燥邪犯肺,肺失宣降,上逆作咳,并憋气;燥邪耗气伤阴,喉为肺系,失去阴津濡养,则有咽干咽痛;燥为热邪,故咳吐*痰。治法:宣肺润燥,止咳利咽。
处方:杏苏散化裁。苏梗6g,桔梗10g,杏仁10g,前胡10g,陈皮10g,法半夏10g,茯苓12g,炙甘草10g,薄荷(后下)5g,炙桑皮12g,炙紫菀10g,白前10g,炙百部10g,荆芥5g,酒*芩3g。7剂,水煎服,每日1剂。
复诊:一周后复诊,患者诉咳嗽减轻。时咯痰,口干、胸闷。舌红苔白,脉滑。方师仍用前方去炙百部、荆芥、酒*芩,加入芦根15g,仍服7剂。未再来诊。
按:杏苏散出自吴鞠通《温病条辨》。原文所论为凉燥所引起的咳嗽。“燥伤本脏,头微痛,恶寒,咳嗽稀痰,鼻塞,嗌塞,脉弦无汗,杏苏散主之”;又曰:“汗后咳不止去苏叶、羌活,加苏梗……热甚加*芩。”
本案患者为秋燥咳嗽,方师选此方宣肺润燥止咳。
方中以荆芥、薄荷解表,甘草、桔梗上开肺气,杏仁、前胡下降肺气,肺得清肃,喉塞即可宣通,咳嗽亦可止。
用陈皮、半夏、茯苓合酒*芩清化热痰,再加入炙紫菀、白前、炙百部、炙桑皮等止咳化痰之品,使肺气得以宣降,*痰可以祛除,咳嗽得以痊愈。
04消化系统疾病
薄荷还有消食下气、消胀、除吐泻的作用。方师常与木香、川厚朴、藿香、佩兰等药同用,理气除胀。
孔某,女,35岁。年9月28日初诊。
初诊:患者8、9个月来因饮食不节出现反酸,口中酸水,喝茶、喝咖啡后加重,纳后不适。二便调。舌红苔薄白,脉平缓。胃镜报告:反流性食道炎。
诊其为:胃虚气逆反酸(反流性食道炎)。
患者为年轻女性,因饮食不节,损伤脾胃。胃气亏虚,则不降反升,故反酸。治法:补中降逆。方拟香砂六君子汤加减。
处方:*参10g,茯苓10g,炒白术10g,炙甘草6g,木香5g,藿香5g,苏梗6g,陈皮10g,薄荷(后下)5g,焦神曲10g,大枣4个,炒谷芽15g,砂仁(后下)5g,麦冬5g。6剂,水煎服,每日1剂。
医嘱:饮食宜软、烂、熟、温。
年10月12日复诊患者药后反酸减轻,胃中舒适。食纳可,二便调。舌红苔薄白脉平缓。继服前方12剂。
年10月26日复诊诉今日因饮食不调,时有反酸,急躁心烦。继服前方10剂,服3天停1天。
按:方师指出胃为十二经之长,水谷之海。十二经脉中阳明经脉络最长,胃气以下行为顺。
方师用香砂六君子汤加减,健脾理气,藿香、苏梗、薄荷降逆止酸,焦神曲、炒谷芽消食和中。全方在健脾的基础上降逆和胃,使中焦受损气机恢复,上逆的胃气自然下降。
05脑血管疾病
如面神经麻痹、高血压、脑供血不足。薄荷能清肝明目,清利头目。方师常与天麻、钩藤、生石决明等配伍,治疗头晕头痛、耳鸣等。
杨某,男,35岁。年10月13日初诊。
初诊:一个月来因劳累出现头晕脑胀,医院就诊,确诊为高血压病,予服开博通半片,日两次,疗效不佳。
现头晕项强,心烦口干,眠差易醒,纳可,二便调。BP:/mmHg。舌红苔白,脉平缓。
诊其为:肝阳上亢眩晕(高血压病)。肝为风木之脏,体阴而用阳,主升主动。患者因劳累则肝阳上亢,清窍受扰,故发头晕项强。肝阳上亢,扰乱心神,心火上炎则见心烦口干,眠差易醒之证候。治法:平肝潜阳。方拟天麻钩藤饮加减。
处方:生石决明15g,钩藤10g,怀牛膝6g,天麻6g,生杜仲10g,夜交藤12g,石斛10g,茯苓10g,泽泻10g,丹皮10g,玉竹12g,薄荷5g,白菊花10g。7剂,水煎服,每日1剂。
二诊:药后头晕减轻,自觉心悸,腰痛,二便调。BP:/75mmHg。前方有效,效不更方。
继服前方加桑叶10g,14剂,水煎服,每日1剂。
三诊:药后头晕减轻,时有头痛。已停用开博通。BP:/70mmHg。舌红苔白,脉弦平。
处方:怀牛膝6g,天麻6g,生杜仲10g,夜交藤12g,石斛10g,茯苓10g,泽泻10g,丹皮10g,玉竹12g,薄荷5g,白菊花10g,桑叶10g,炒谷芽15g,焦神曲6g。14剂,水煎服,每日1剂。
按:《素问·至真要大论》谓:“诸风掉眩,皆属于肝。”又《素问玄机原病式·五运主病》:“风火皆属阳,多为兼化,阳主乎动,两动相搏,则为之旋转。”
方师认为本病的发生不外风火痰虚之邪入侵。患者头晕脑胀因肝风上扰清窍所致。
故本病治疗先以天麻熄风止痉,清热平肝,以化肝风;石决明既平肝潜阳又泻肝火。牛膝活血通经,引血下行,盖“治风先治血,血行风自灭”之意。
菊花、桑叶、薄荷清肝明目,如此配伍,使肝风得熄,肝火得清,血虚得养,则无头晕眼花昏厥之症。用杜仲补肝肾,强筋骨,益精血,养血而补肝肾。
用茯苓、泽泻健脾利水,夜交藤养心安神,因为神安则寐,寐则阳得入阴,阴阳相交,以抑孤阳之偏亢;加用石斛、玉竹养阴柔肝。如此配伍,肝肾得补,相火得清,阴阳得以调和。
06肝气郁结之疾病
如各类妇科疾病、肝胆类疾病、抑郁症、内分泌疾病。方师常用经验方和肝汤和肝理脾,其中用薄荷以助散郁调气之力。
赵某,女,41岁。年9月12日初诊。
初诊:患者因工作紧张,压力大,闭经半年。现自觉乏力、疲倦、咽干、睡眠不实。末次月经:3月8日。舌洁、脉细缓。在西医妇科检查无异常。
诊其为肝郁脾虚之经闭病。
患者身体虚弱,以往月经量偏少,色泽暗。今年以来,因工作紧张致使肝郁脾虚,脾为后天之本,气血生化之源,脾气虚,经血生化乏源而闭经。
肝藏血,肝郁血亏,阴虚血少,血燥生热,致使口干,倦怠乏力;阴血不足,心神失养,睡眠不实。拟方调和肝脾、益气养血。方拟肝和汤加减。
处方:当归9g,白芍9g,*参9g,北柴胡9g,茯苓9g,香附9g,炒白术9g,苏梗6g,大枣4个,薄荷(后下)5g,炙甘草6g,生熟地*各10g,泽兰叶6g,丹参6g。水煎服,10剂,服2天停1天。
二诊:年10月24日,药后精神好转,月经仍未来潮,小腹似有不适感,近日分泌物多,大便调,舌洁、脉平缓。
拟方:前方加山萸肉6g,麦冬10g,10剂,服1天停1天。
三诊:年12月15日,药后12月11日月经来潮,量不多,带经2天,色暗。脉平缓、舌洁。此为气血不足,故月经量少。拟方气血两补,以滋补汤加减。
处方:*参9g,茯苓9g,白术9g,炙甘草6g,当归9g,熟地9g,白芍9g,陈皮9g,木香3g,大枣4个,枸杞子10g,麦冬10g,炙*芪15g。12剂,隔日服。
按:月经的产生是脏腑经络气血作用于女子胞的结果。其中,肾为先天之本,肾藏精。月经的调节与肝脾肾三脏,冲任二脉及全身气血盛衰密切相关。
该患者之经闭因工作紧张所致,故病因在肝气郁滞,失于条达,方师用和肝汤舒肝解郁。
方中柴胡、苏梗、香附、薄荷理气舒郁;当归、白芍、生地、熟地养血柔肝,再配*参、炒白术、炙甘草健脾益气,使气行则血行,加泽兰、丹参活血通经,共奏益脾气,养肝血,调冲任之效。
二诊加山萸肉,三诊改用滋补汤从精血互补入手,使月经来潮。
注:具体治疗与用药请遵医嘱!本文选摘自《中国现代百名中医临床家丛书——方和谦》,方和谦主编,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,.10。本