子三、引六经独证于圆
丑一、引华严
《华严》曰:娑伽罗龙,车轴zhóu雨海,余地不堪。为上根性,说圆满修多罗。二乘如聋如哑。
次独证圆者。如来“龙王”,圆顿教“雨”。不雨三教,下类之“地”。“二乘”不闻,亦不能说,故“如聋痖”。
丑二、引净名
《净名》曰:入瞻卜林,不嗅余香,入此室者,但闻诸佛功德之香。
净名空室,表常寂光。十方诸佛,常集其中。是故入者,唯嗅佛乘。
丑三、引楞严
《首楞严》曰:捣万种香为丸,若烧一尘,具足众气。
引《楞严》者。理性如“丸”,观行如“烧”。诸法顿发,名“具众气”。
丑四、引大品
《大品》曰:以一切种智,知一切法,当学般若波罗密。
引《大品》者。如《广乘品》,欲得诸法,皆云:“当学般若”。
丑五、引法华
《法华》曰:合掌以敬心,欲闻具足道。
引《法华》者。自法华前,未曾开权,不名“具足”。
丑六、引大经
《大经》曰:譬如有人,在大海浴,当知是人,已用诸河之水。
引《大经》者。理具诸法,如“海水”也。修观行者,如“在浴”也。行摄一切,名为“已用”。淮南子云:海不让水,积小成大。始从龙王,终至大海。皆判六即,方尽其理。有人云:余地不及遍雨。唯嗅而隔余香。捣和不如本具,一切不如即是。海具不如河具。当知此人,不晓喻旨。夫立喻者,皆约现事。故引极事,喻最上法。法必顿足,何须难喻。雪山喻象,意亦如之。
子四、引华严通结前文所引诸教
《华严》曰:譬如日出,先照高山,次照幽谷,次照平地。平地,不定也,幽谷,渐也,高山,顿也。
次重引华严,以结前者。“高山”在初,虽初见日,不及余地。未曰通方。是故虽顿,而弃小行。“幽谷蒙照”,胜隐高崖。不及“平川”,未名普益。故不记莂,但获偏真。“谷”者,山川之幽邃也。
癸三、结叹
上来皆是金口诚言,三世如来所尊重法。过去过去,久远久远,邈无萌始;现在现在,无边无际;未来未来,展转不穷。若已今当,不可思议。
次上来去,结叹也。此约九世,以叹真法。是故“三世”,皆致“重”言,如此等“法”,名为佛师。《华严》三十一云:佛子。有十种三世。谓过去说过去。过去说未来。过去说现在。未来说过去。未来说现在。未来说无尽。现在说过去,现在说未来。说现在平等,现在说三世平等。能说此十,则能说于一切三世,彼《华严经》为成十句。故于九外,更加平等。故《大璎珞》俱翼天子问佛:“三世皆有诸佛不?”佛言:“汝为问何等三世?过去耶?现在耶?未来耶?”此亦九世意也。无始皆为过去过去所摄。故云“无萌”。谷芽初启曰‘萌’。豆等初启曰‘句’。
辛七、总结说
当知止观,诸佛之师。以法常故,诸佛亦常,乐、我、净等,亦复如是。如是引证,宁不信乎!
当知止观去,总结说也。理性四德,即“佛师”也。通指前文,如了达等。
己三、示三文(次示三文,部别处所。所传之法,不出此三。凡欲修行,为依何部?是故应示,部别处所。)
庚一、结前生后
既信其法,须知三文。
初既信等者,结前生后也。
庚二、正示三文
辛一、次第禅门
《次第禅门》合三十卷,今之十轴,是大庄严寺,法慎私记。
“《次第禅门》等”者。《目录》云:大师于瓦官说也。大庄严寺法慎私记初分。尚未治定。草本初成,传与天台顶禅师治定,以成十卷。陈主亦曾请南岳大师,讲《大品经》。大师曰:恐夏内不毕,且说六度。六度又广。且说禅度,此无文记。今天台说者,开为十章。一大意。二释名。三明门。四诠次。五心法。六方便。七修证。八果报。九起教。十归趣。但至修证,余三略无。于修证中,开为四别。一世间禅。二亦世间亦出世间。三出世间。四非世间非出世间。四中,但至第三出世。出世又二。一对治无漏。二缘理无漏。但至对治。对治为九。谓九想。八念。十想。背舍。胜处。一切处。九次第定。奋迅。超越。释此九竟。乃云修行之相。岂可尽具。若使尽记,已下诸文,应三十卷。《传》云:大师尝在高座云:若说《次第禅门》,年别一遍。若着章疏,可五十卷。《传》文即是章安所出。《目录》亦是山众共记。卷或大小,不同何妨?
辛二、不定文
不定文者,如《六妙门》。以不定意,历十二禅、九想、八背、观、练、熏、修、因缘、六度,无碍旋转,纵横自在。此是陈尚书令毛喜,请智顗出此文也。
《六妙门》者,亦为十章。一历诸禅。二相生。三便宜。四对治。五相摄。六通别。七旋转。八观心。九圆顿十证相。此十章中,前六通大小,及以漏无漏。从第七去,独菩萨法。又前七约事,观心唯理。又前八属偏,第九唯圆。又前九约修第十约证。文兼事理,及有漏等。修发不同,故名不定。“十二禅”者。谓四禅、四空、四无量。乃至六度,皆以十门六妙历之。验其所发。虽以“尚书令”而为请主。修发亦何间于道之与俗。
辛三、圆顿文
圆顿文者,如灌顶荆州玉泉寺所记十卷是也。
圆顿文者,即是今文,章安自说所记也。论其大分,虽如向说。一一部中,非无旁正。如《次第禅门》,正明‘次第’,旁亦具二。文虽未终,亦有其意。非漏非无漏,即‘顿文’也。修发不同,一十六句,即‘不定’也。《六妙门》中,正明‘不定’,旁亦具二。圆顿即‘顿’。相生即‘渐’。今“圆顿文”亦兼余二。例如三藏,亦有通别。
庚一、劝诫
辛一、正劝
虽有三文,无得执文,而自瘤害。
从虽有去,劝诫也。一劝勿执三以为定有。二劝勿执,三为定差别。虽三差别,皆通实相。岂可定执,而相是非。故下文云:“知文非文”。“瘤”者,肉之凸患。“害”者肉之损患。庄子云:生为悬瘤附赘。死为决肒殨痈,肒字(户贯反),释名云:“瘤”者,丘也。出于皮上,如地有丘。定三为损,定有为增。故引以喻,增减三谤。
辛二、引论
《论》云:若见若不见般若,皆缚皆脱。文亦例然。
次引论者。《大论》二十,赞般若偈云:“若不见般若,是则为被缚。若人见般若,是亦为被缚。若人见般若,是亦得解脱。若不见般若,是亦得解脱。是事甚希有,甚深有大名。”用前两行,对今文意。于法起见,名‘见被缚’。迷于法相,名‘不见缚’。称法起见,名‘见得脱’。见无见相,名‘不见脱’。谓定有三,谓三定别,名为‘见缚’。迷于三文,及三文意,名‘不见缚’。知三无三,同契一极。名‘见得脱’。亡于能契,及以所契。名‘不见脱’。
之前的课:
摩诃止观-通讲01摩诃止观-通讲02摩诃止观-通讲03摩诃止观-通讲04
摩诃止观-通讲05摩诃止观-通讲06摩诃止观-通讲07摩诃止观-通讲08
摩诃止观-序分01摩诃止观-序分02摩诃止观-序分03摩诃止观-序分04
摩诃止观-序分05摩诃止观-序分06摩诃止观-序分07
如手机播放声音太小,可用链接在电脑播放。
欢喜点赞
随喜转发
随喜及登记操作指引:
一、请先扫以下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