日子过得飞快,这就进入大雪节气了。
《礼记.月令》云:大雪:初候,鹖(hé)鴠(dàn)不鸣。二候,虎始交;三候,荔挺出。
鹖鴠,虎,荔都是所谓的阴类,得一阳生,然后就不鸣,交媾或开始抽新芽。
大雪节气,《月令七十二候集解》说:“大雪,十一月节。大者,盛也。至此而雪盛矣。”意思就是大雪之时雪更多更大,天气更为寒冷。大雪后,阴气呈现逐渐上升的状态,到了冬至那一天会进入顶峰。这段时间属于阳气收敛聚积体内的时间,也是体内阳气最为充盈的一段时间,孩子的脾胃能力会变强,消化吸收能力会变好,正是一年给孩子储藏阳气,为来年春夏生长做好准备的关键时刻。
广东地区天气炎热,年平均气温较高,高温时间长,四季不明显。炎热多湿易致山岚瘴气(瘴气即指热带山林中的湿热蒸郁致人疾病的因素,简称“瘴”,如“瘴疠”“*瘴”“瘴雨蛮烟”)。
岭南特有的气候环境对当地人体质形成、疾病发生与转归均有着较大影响。炎热多湿也是广东凉茶文化形成的原因。
除了独特的地理、气候环境,岭南人生活习俗对岭南人群体质的形成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。岭南居民多喜食生冷、海鲜等多湿滋腻之品,以及各类清热祛湿的“凉茶”或“靓汤”等,多非适宜小儿体质之膳,易酿生痰浊、食积、血瘀,阻滞气机,伤及脾胃,导致脏腑气机失调。
岭南人的体质可概括为“阳浮阴闭,元气不固”,具体说来是“上焦多浮热”“中焦多湿蕴”“下元多寒湿”。这样的体质,进补必须注意:
冬季进补要注意
要进补必须先调脾胃
很多妈妈动不动就想给孩子补补,其实大人也一样,要想补得好,必须先把脾胃调好,脾胃不好,是怎么补都补不进去的,甚至越补越糟!
吸收的,才是营养,吸收不了的,在体内全是垃圾,肥肉,病邪!
如果孩子积食,家长还给他吃肥甘厚腻或者温补的食物、汤方,只会加重积食的情况,积食化热,就很容易“上火”,甚至感冒发烧。
积食的判断方法:
1.孩子喜欢掀开肚子上的衣服。
2.孩子喜欢蹬被子,睡觉不老实,经常度无死角的翻来翻去。
3.孩子有口气。
4.孩子难入睡。
5.大便干结,羊粪蛋。
这几个指标有一个,孩子就积食了,不适合进补。
积食了怎么办?积食时要及时消食导滞,吃软、吃素、吃热、看看前面的文章:坚持几天解决积食问题。
只有孩子消化好,吃进去的补品才能被吸收,进补才会有效果。
大人也是一样,只是大人的调理更加复杂,需要面诊。
冬季进补,到底补什么?
《*帝内经》讲“夫四时阴阳者,万物之根本也。所以圣人春夏养阳,秋冬养阴,以从其根,故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。”冬季就是要养阴,人体之阴,就是养津液,就是养血。
最近一段时间,大家第一感受就是干燥,干燥则容易损耗津液,孩子新陈代谢迅速,消耗津液的速度比大人更快。津液不足,水谷精微无法输送到五脏六腑,严重的就会肾水不足,心火旺,出现“一补就上火”的情况。这种孩子的舌尖始终是红的。
所以有人就会说,那我是不是该适合多喝水,多吃水果?
错!
冬季补津液补血,要吃血肉有情之物,而不是喝水和水果,水果只适合吃时令水果,冬季冷冰冰的,吃多了又伤脾阳。
最怕的就是妈妈们听到不能吃水果,然后非要问问加热了能不能吃。水果加热了,直接吃蔬菜不更好吗?为啥非要脑洞那么大呢?
其实补津液也简单,就是煲汤,多喝点汤。
萝卜汤当然是首选推荐!
天天喝,都不会喝出问题来。
可是也有妈妈喝几天就觉得枯燥了,想换点有药材的汤来补下,那么下面就推荐几个药材方:
1.健脾山药白术粥(每周1-2次)
山药15克,白术10克,5克谷芽,1克陈皮,5克太子参,一把大米,熬米汤,最后把大米和药渣都倒了,喝那个米汤汁。也可以把白术,谷芽,陈皮,太子参包起来煮,最后拿走喝粥。
这个方子也可以加点排骨,或者瘦肉煲汤。
2.健脾补气汤(每周1-2次)
五指毛桃10克,山药10克,白术10克,芡实5克,核桃仁1个,莲子5克,加点排骨或者瘦肉,煲汤喝,一家三四口都可以喝。
孩子容易感冒的,还可以加上10克*芪。
五指毛桃是岭南特有的中草药,一方水土养一方人,对岭南人的体质有独到的药效。味辛甘,性平,微温,具有健脾补肺,行气利湿/舒筋活络之功效。少量的五指毛桃煲汤,味道上有一股淡淡的奶香味,煲汤的口感很好,孩子也爱喝。多了就会有点苦味,所以家人多的话,药材的比例可以适当增加,但是不要多,多了汤苦了就不好喝了。
·END·
药香小屋
探寻经典中医本源
追求健康人生品质
药香小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