谷芽

注册

 

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

温阳养胃法 [复制链接]

1#
北京白癜风最好医院在哪 http://m.39.net/pf/bdfyy/bjzkbdfyy/

胃寒除了饮食寒凉食物或者寒邪直中以外,寒饮内聚是最常见的病机,所以《金匱要略》的小半夏汤、大半夏汤、吴茱萸汤、枳术丸、外台茯苓饮以及后世所创的二陈汤、半硫丸、小温中丸等温阳化饮、豁痰理气的方剂,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。

另外,还应该注意到,

胃主受纳,必须息息下降方能为受纳之用,胃又主腐熟水谷,必须阳气蒸腾方能实现其腐熟之能。

但是“阳明胃土,得阴始安,以脾喜刚燥,胃喜柔润”,

可见胃气下降则阳气自然蒸腾,釜底焰炎。

如果胃气失降,就会胃阳滞塞,痰饮内聚,反而呈现一派寒凉景象。

所以说“腑宜通即是补”(《临证指南医案》),

而胃主传输,濡润方能息息下行,干燥势必艰涩难降,故谓“胃喜柔润”,“甘濡润,胃气下行,则有效验”(同上),因此胃气虚寒的治疗,除了温养胃阳之外,还必须注意通降胃气,有时还要在温阳的同时兼顾胃阴,切忌辛燥劫夺胃津。

在用药方面,“温养”二字,温在于温阳救寒,养在于充养胃气。

前者如生姜、煨姜之散寒温胃,

附、桂、干姜之通阳化饮,

吴茱萸之苦辛平肝散寒,降逆止痛,

荜茇温阳止痛,又能温肺散寒,

白豆蔻芳香开胃,又能下气降逆,

红豆蔻温胃制酸,

丁香制酸降逆,

益智仁开胃化湿,又能温养下元,

川椒散寒化湿,又能由里达表,

高良姜散寒通络止痛/p>

后者如人参为补益胃气之主要药物,

常佐以甘草,大枣、肉桂、谷芽、*米等以助胃气。

另外,温阳养胃经常佐以通降胃气法,

如茯苓、半夏、代赫石、柿蒂、旋覆花,

滑利通腑之姜计,

破冰解冻开通磨化之半硫丸,

化痰理气之枳实、枳壳、陈皮,

通络止痛之香附子、泽兰、桃仁,均为常用之药。

叶天士医案评析

温阳养胃法

1.某食谷不化,胃无火也。

生白芍厚朴新会皮益智仁茯苓砂仁

(《临证指南医案.卷三.脾胃》)

[评析]进食之后不能腐熟运化水谷,为胃阳虚弱的主要见证,这是因为胃腑的功能本来就是腐熟水谷。本案以生白芍固护胃阴,厚朴、陈皮理气燥湿,益智仁、砂仁温养胃阳,而益智仁、砂仁均有沉降之力,本方中用之亦取通降之意。《会约医镜》:“益智仁,其性行多补少,须兼补剂用之,若独用则散气。”杨仁斋《直指方》云:“古人进食药中,多用益智,土中益火也。”叶氏喜用益智仁于脾胃寒湿证,取其温阳固精、芳香开胃而又有通降之力也。方中砂仁辛温,主温暖脾胃,消化水谷,降气消胀尤力。

2.计(三三)阳微痰黑,食入不化。

人参生益智桂心茯神广皮煨姜

(《临证指南医案.卷三.脾胃》)

[评析]本方与上方相似,黑痰为阳虚水湿化为饮邪,桂心伍茯苓取通阳化饮意义,加煨姜以温胃并宣散水气。

3.高(六八)脉小带弦,知饥不欲食,晨起吐疲,是胃阳不足,宜用外台茯苓饮。

又:人参白术茯苓广皮半夏枳实皮白蒺藜地栗粉

(《临证指南医案.卷三.脾胃》

[评析]外台获茶饮主治吐后胃阳损伤,水饮内停,用于本案正为突合,但本案知饥而不能食,是仍有一分津亏痰浊在内,故二诊去原方生姜不用,加地栗即荸荠以清热生津,化痰消积。肾为胃关,阳虚则水泛,然知饥则非单纯虚寒可知,故用白蒺藜先升后降,入肾升腾以助阳气。

4.某(五一)食谷不运,脘胀呕恶,大便不爽,脉弦色*。此胃阳式微,升降失司使然,法当温通阳气/p>

吴萸八分半夏三钱荜茇一钱淡干姜一钱生姜汁五分广皮白一钱半

(《临证指南医案.卷三.肿胀》)

[评析]脘胀呕恶,大便不爽,是胃阳虚弱而水湿阻滞,致使胃气失降,故以半夏、陈皮宽胸降逆,荜茇温胃,吴茱萸通阳,干姜燥湿通阳,生姜汁通便滑肠。

5.王(二二)初用辛通见效,多服不应,想雨湿泛潮,都是浊阴上加,致胃阳更困。仿仲景胃中虚,客气上逆,噫气不除例/p>

人参旋覆花代赭石半夏茯苓干姜

(《临证指南医案.卷四.噫嗳》)

[评析]本案当为呃逆证,由于胃阳虚乏,雨湿浊阴上逆,故以旋覆代赭汤补气降逆化痰。外台茯苓饮的原方是治疗“心胸中有停痰宿水,自吐出水后,心胸间虚,气满不能食。消痰气,令能食”(《外台秘要.卷八》)。本案是胃阳为湿邪阻滞,故去生姜之温散,易以干姜之辛燥气雄,通阳化饮。

6.某味淡,呕恶嗳气,胃虚浊逆。

白旋覆花钉头代赭炒*半夏姜汁人参茯苓

(《临证指南医案.卷四.噫嗳》)

[评析]“味淡”是指患者口味淡而少味,这是湿邪郁于胃脘的表现。本案虽属呕恶嗳气而非呃逆,然病机与上案相近,故用方亦相近。而本案未用原方之生姜者,应该是由于胃气虚弱而痰饮内聚,湿阻气滞,大便不利,故改生姜汁通阳滑肠。

选自叶天士医案评析...孙曼之

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#个上一篇下一篇
分享 转发
TOP
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