脾主中州,胃为水谷之海,脾胃本为后天之本,气血化生之源。若脾失健运、胃失和降,众多脾胃病应运而生。现如今,脾胃病已成为临床上的常见病、多发病,治疗方法从古至今,也累积了不少。今且分享名老中医李成光治疗脾胃病的经验,您也可以将您治疗脾胃病的经验分享到写留言处哟~
脾胃病常表现为本虚标实,或虚实夹杂,往往以脾胃虚弱为本,水湿、湿热、瘀血、浊*为标,且有升降失常、寒热相兼的特点。现将李老治疗脾胃病的经验总结如下。
一、化湿和胃法
用于脾胃湿热型,症见脘腹不适,纳呆少食,口淡无味,或口渴而不欲饮,倦怠身重,大便溏薄,苔*腻,脉濡数。常见于西医学的慢性胃炎。治当清热化湿、和胃醒脾。以三仁汤加减。方中杏仁苦辛,轻开上焦肺气,气化则湿亦化;砂仁、蔻仁芳香苦辛,行气化湿;薏苡仁甘淡,渗利湿热;半夏、川朴花行气散满,除湿消痞;竹茹、*芩、浙贝、郁金以清热和胃降逆;炒谷芽、鸡内金化湿积,助运化;木蝴蝶疏肝和胃,其性为升,在众多降药中加之,取其升降有序之意,以符合脾胃升降的特性。加减:胃痛甚加白芍、甘草;大便不畅加枳壳、生白术;口苦口臭加石斛、石菖蒲、佩兰。
二、利胆和胃法
用于胆胃郁热型,症见胃脘不适,灼热吞酸,口苦呕恶,咽喉不适或咽部梅核气,嗳气便干,舌质红,苔白腻,脉弦数。常见于西医学的胆汁反流性胃炎、慢性胃炎合并胆囊炎或胆石症。治当利胆和胃、清热降逆,以蒿芩清胆汤加减。方中青蒿、*芩、郁金、蒲公英清少阳胆热;竹茹、半夏清胃降逆;碧玉散导胆热下行,又利湿和中;木蝴蝶、川朴花、大腹皮理气和胃运中;生谷芽养阴疏肝利胆。加减:苔白、热邪不甚去碧玉散,改海金沙;大便干加生白术、枳壳;寐差加青龙齿、首乌藤、合欢皮;泛酸加浙贝、乌贼骨、煅瓦楞子;胆石症加穿山甲、路路通。
三、清热和胃法
用于肝胃蕴热型,症见脘腹不适,泛酸嘈杂,嗳气时作,口苦口干,舌质红,苔*腻,脉弦数。常见于西医学的急慢性胃炎、胃及十二指肠球部溃疡。治当清热和胃,以左金丸合海贝散加减。方中吴茱萸疏肝解郁、降逆止呕,*连泻心火,两药合用,辛开苦降,一寒一热,共奏清肝泻火、降逆止呕之效;浙贝、乌贼骨、瓦楞子止酸降逆。加减:胸胁胀痛加延胡索、香附;口干加制玉竹、川石斛;嗳气甚加旋覆花、沉香、代赭石。
(图文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)
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#个上一篇下一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