谷芽

注册

 

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

病例讨论子宫肌瘤切除术后患者颈部肿大,发 [复制链接]

1#
病例提供

张 洁

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

医院

一例患者拟行开腹子宫肌瘤切除术,患者平素体健,手术顺利,但在术后患者颈部暴露时发现颈前正中巨大肿块,且质地坚硬,活动度不佳,麻醉科医师与手术医师初步断定其为“血肿”,判断是否正确?“血肿”是否与麻醉操作有关?

1

病例讨论

苏殿三教授

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医院

2

病例摘要

患者,女性,49岁,身高cm,体重65kg,美国麻醉医师协会(ASA)分级Ⅱ级

主诉:子宫肌瘤进行性增大4年,经期缩短伴尿频2月

既往史:患者平素体健,甲状腺结节史,否认其余系统疾病史和特殊药物服用史;青霉素、磺胺类、甲氧苄啶类过敏史;阑尾切除术和痔疮手术史。

入院体检:宫体可触及一直径9cm的肌瘤

颈部B超(年8月):甲状腺外形增大,右叶前后径21mm,左右径32mm;左叶前后径21mm,左右径30mm,岬部厚度4mm,回声增粗;甲状腺双叶多发结节,右侧最大18×12mm,左侧最大10×4.5mm;右叶结节伴环形钙化,大小约3×3mm;双侧颈部未见明显肿大淋巴结图像;双侧甲状腺区未见异常

术前检查:甲状腺功能检查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(TT3)偏低(表1),其余未见明显异常

表1术前甲状腺功能

术前诊断:多发子宫平滑肌瘤;甲状腺结节

拟行手术:开腹子宫肌瘤切除术

3

手术麻醉经过

11:50

入室,生命体征正常。

12:00

试行右侧颈内静脉穿刺失败,改行左侧颈外静脉穿刺顺利,动脉穿刺顺利。

12:10

麻醉诱导:甲强龙、咪达唑仑、丙泊酚、舒芬太尼、罗库溴铵。

12:40

手术开始,麻醉维持:七氟醚、丙泊酚、瑞芬太尼、顺式阿曲库铵。

14:50

术毕,患者生命体征平稳。患者颈部暴露时发现颈前正中巨大肿块,触之质地坚硬,活动度不佳,颈部皮肤无明显瘀斑,急查血气分析(表2)。

表2血气分析

4

深入思考

问题1

?

患者术后颈部肿大的原因

有哪些?

血肿

甲状腺肿大

苏殿三教授:由于肿块质地坚硬,并且是开放手术,首先排除皮下气肿。唯一可能涉及颈部的麻醉操作就是颈内静脉穿刺,初步考虑为血肿,此时应立即进行超声探查。张洁:在行右侧颈内静脉穿刺的过程中,未探及血管,并未误穿动脉,左侧颈内静脉穿刺非常顺利,应该都不会造成明显血肿,术毕皮肤也无任何瘀斑。另外,术中患者生命体征平稳,手术顺利,出血量不大。对“血肿”形成感到疑惑。

问题2

?

该患者术毕能否拔管?

张洁:当时手术医师与麻醉科医师共同认为是“血肿”,由于肿块较大,且质地坚硬,考虑气道压迫,未予拔管。苏殿三教授:不拔管是正确的,但是肿块的原因未明,需要尽快明确。5

术后转归

麻醉处理:考虑肿块可能会压迫气管,再次给予甲强龙40mg静注,带管入重症监护病房(ICU),即刻行床旁B超检查。

17:00

请超声科会诊,超声探查显示:颈部中央气管上方见混合性回声团块;左右径90mm,前后径40mm,上缘达颌下,下缘位于胸骨后方,压迫气管及颈部血管,双侧颈部淋巴结显示不清。

18:03

行颈部平扫,报告未出。ICU医师、放射科医师怀疑血肿可能。ICU处理:患者体温36.8℃,生命体征平稳,呼吸机辅助通气;再次给予甲强龙40mg静注以及硫酸镁外敷消肿;常规给予术后抗生素;头颈外科会诊。翌日颈部平扫报告提示:双侧甲状腺增大伴密度欠均匀;双侧颈部淋巴结显示不清。

术后18小时

患者颈前部已变软,肿块基本消退,颈部皮肤无明显张力,无瘀斑;待患者意识清醒,自主呼吸指标正常,肌力恢复良好,脱机观察半小时无殊后拔除气管导管,拔管后动脉血气分析结果正常。体温最高为38.1℃,其余生命体征平稳,观察24小时后转回病房,体温平,无颈前区压痛。

术后第2天

颈部平扫显示:双侧甲状腺增大伴密度欠均匀,较术后当日所示范围明显减少(左右叶左右径均为20mm,前后径25mm);颈部皮下轻度水肿。

术后第3天

再次行甲状腺功能检查(表3),游离三碘甲腺原氨酸(FT3)偏低。

术后第6天

红细胞沉降率(ESR)51mm/L。

表3术后第3天甲状腺功能

多学科讨论:该患者术后当天的巨大颈前部肿块质硬,活动度不佳,且压迫气管及颈部血管,经过共mg甲强龙静注、抗生素治疗和药物外敷后,24小时内患者颈前部变软、肿块基本消退且顺利拔管;术后发热,肿块明显消退后热平;FT3降低,ESR增快。结合病例影像学表现及治疗转归情况,倾向于考虑为亚急性甲状腺炎(SAT)的急性发作。

SAT是甲状腺的一种自限性炎症性疾病,病因尚未完全阐明,与病*密切相关,男女发病率之比1∶3~1∶6。全身麻醉下突发SAT,临床鲜有报道。有报道化疗药物、治疗风湿性疾病药物、流感疫苗、甚至碘造影剂和地卡因表面麻醉后都会诱发SAT,但该病例何种因素诱发SAT仍令人困惑。

6

知识点回顾

SAT临床表现及诊断

SAT的四大临床症状为疼痛、肿大、甲状腺*症、发热。典型者整个病期可分为早期伴甲状腺机能亢进症,中期伴甲状腺机能减退症以及恢复三期。诊断:①急性起病、发热等全身症状;②甲状腺疼痛、肿大且质硬;③ESR显著增快;④血清甲状腺激素浓度升高与甲状腺摄碘率降低双向分离可诊断本病。SAT患者穿刺活检有巨细胞存在。

SAT鉴别诊断

SAT不同时期其临床表现及化验检查各异,有的以单一症状突出,极不典型,易造成误诊、误治,其初诊误诊率在15%~50%,误诊病种前三位为上呼吸道感染、甲亢及甲状腺瘤,也有误诊为甲状腺癌而行手术治疗的。可见,SAT的鉴别诊断至关重要(表4)。SAT治疗包括减轻局部症状和针对甲状腺功能异常影响。轻型患者给予非甾体类抗炎药物;病情严重者使用糖皮质激素;长期甲减者使用甲状腺激素。

表4SAT鉴别诊断

7

麻醉管理总结

该病例提示我们对于术后突发颈部肿块患者,需要注意以下要点:①肿块形成的原因:经过此病例的回顾,给我们的启示是对甲状腺疾病引起颈部肿块的重视度;②诊断思路:除常规的B超和CT等,条件允许情况下,肿块穿刺活检应是诊断的金标准;③处理:对于颈部巨大肿块应严格掌握拔管指征,应结合实验室检查,患者状态等综合评估,拔管时密切观察患者,随时做好再次插管的准备,必要时行气管切开术;④患者为何会在短时期内诱发急性的甲状腺肿大的原因仍有待商榷,对于亚急性甲状腺炎等甲状腺疾病应加强认识和理解。

图甲状腺肿大程度分级

完整内容请见11期《麻醉·眼界》杂志-病例副刊,留下您的姓名、邮箱及电话将有机会获得超有料的《麻醉·眼界》杂志!

转载需经授权并请注明出处!

《麻醉·眼界》杂志

分享 转发
TOP
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